八步区客家师公音乐
2018-04-15 09:15
八步区客家师公音乐是顺应客家人在斋醮仪式中布道诵经的需要并融合民间乐曲而产生的一种道教音乐。八步区客家师公教源自江西赣州,属符箓派正一道,有万应坛、广利坛、显济坛、普济坛等4种支派。其音乐以客家话演唱,含客家山歌特征,其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散板式吟唱等形式,有观音赞、七字板、青莲台赞、降来临曲、香供养等四十余种曲牌,100多首乐曲。曲调多为羽、商调式,有单句及反复、上下句及反复、四句及反复、多乐句等四种句式。词曲结构有一词多曲、一曲多词、一曲多用等。八步区客家师公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多为正五音五声级进型。演唱时说唱并举,常用小钹、铛、堂鼓等打击伴奏。曲式多为头、腹、尾形,有配合舞蹈的“转香花”、及说唱式的“客家鸡歌”等。八步区客家师公音乐是明显区别于其他汉族族群的仪式音乐,具有浓郁的客家音乐风格,2014年11月,八步区客家师公音乐正式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